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從聆賞中學習寫物(一)/畢仙蓉

畢仙蓉老師

為了使我的國文課有聲有色
聲:我的朗讀
色:作品呈現的色彩
借用了以下三支進行教學:



懷鷹‧石磨 http://ppt.cc/0eEjH
陳寧貴‧彩翼 http://ppt.cc/UJpAx
傅滿全‧桔子樹 http://ppt.cc/YrlV2

師:三篇文章中的「物」與作者是否都有關係!
奕儒:桔子樹彩翼這兩篇有,但是石磨這篇沒有
師:你們兩位同意這說法嗎?
不待冠吟和家伃回答
奕儒:有關係!有關係!
師:為什麼你一開始覺得沒關係,後來又覺得有關係?
奕儒:我以為寫物就是要寫跟自己關係密切的,就像<桔子樹>和作者的關係
師:好!我先問家瑜你覺得<桔子樹>和作者關係密切嗎?
家伃點頭
師:多密切?
家伃:桔子樹是作者栽種的
師:冠吟!<彩翼>寫的物是什麼?
冠吟:關渡橋
師:關渡橋與作者的關係密切嗎
冠吟:(思索了一下)密切!
師:作者家的?(大家同時噗哧一笑)
冠吟:雖然表面上不屬於作者所有,但是關渡橋令作者迷戀
師:迷戀?
冠吟:作者看見紅的鳥兒以及穿著紅衣的小女孩,其實都是他心裡一直有著關渡橋的紅色
師:所以「物」和作者的關係,至少可以歸納出哪兩方面的關係?
奕儒:實際擁有或者心靈感受
師:那麼奕儒後來說<石磨>和作者實際有「密切」關係嗎?(師故意在「密切」二字加重語氣)
奕儒:對呀!(學生隨即將滑鼠拉至朗讀音檔最後段……)你們聽這段!如果沒有密切關係,怎麼連夢裡還聽見石磨吱嘎吱嘎地響?
師:你們兩個同意嗎?(冠吟和家伃同時點頭)
師:怎麼說夢裡聽到?怎麼說夢裡聽到就表示作者與石磨關係密切?家伃你說看看
家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師:思什麼?
奕儒:想乳白色的米漿(調皮大笑……)
家伃:思……石磨和老人
師:石磨和老人與作者有什麼關係?
家伃:作者每經過一條走廊就會聽見石磨轉動的聲音,還會看見推磨的老人。老人在作者心裡是神祕的。每當石磨轉動,作者就會對老人好奇
師:好奇?你們重聽這一段(師給學生重聽「我不明白長工和唐山是什麼意思,但也沒興致再問。這之後,每當我走在那條走廊上時,再也聽不到吱嘎吱嘎的聲音了,老人的背影也消失了。我不知道那古怪的老人到哪裡去,也無人告訴我。我並不怎麼懷念他,他在我的思想裡,只不過像一朵偶然飄過的雲。」)
師:聽來似乎不在乎老人
奕儒:老師你再聽這段(奕儒給大家重聽「直到另一個節日到來,村長又央請媽去推磨時,我這才知道,老人死了;三更半夜把自己吊在小院的橫樑上。當媽領我進小院時,我不禁感到害怕起來,一點輕微的聲響,都會令我毛骨悚然。那扇小房門虛掩著,裡面黑沉沉的。」)
師:所以……冠吟你的結論是……
冠吟:從學長和學妹兩個人的答案以及老師給我們重聽的那段……,我覺得乍看老人跟作者沒有像桔子樹跟傅滿全的關係,也沒有像關渡橋令陳寧貴著迷,但也在作者懷鷹的生活裡產生了影響
師:什麼影響?
冠吟:毛毛的(大家一笑)
師:就這樣?
冠吟:還有同情
師:你們都同意?(奕儒、家伃皆點頭)
師:文中有線索?(大家皆點頭)
冠吟:有!(猛力點頭)
師:好!快下課了。下次,我們再繼續討論三篇文章各以什麼表現方式寫出作者跟物的密切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要仔細分析三篇文章分別讓作者筆下的「物」與他們的生活或思想有聯結。

★可請一般生先閱讀以上師生問答,再回答以下問題(教師可斟酌班級環境是否進行分組討論再抽問或紙筆作答,又或者兼而有之。)
1.請說明聆聽式(朗讀有聲書)閱讀較紙本閱讀的收穫
2. 三篇文章各以什麼表現方式寫出作者跟物的密切關係?
    請仔細分析三篇文章分別讓 作者筆下的「物」與他們的生活或思想產生聯結的 地方。
3.請就三篇分別說明摹寫技巧在文章中呈現的效果

以下採紙筆測驗
※進行聆聽式的閱讀前,學生已經閱讀過紙本。這一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朗讀有聲書再次享受三篇文章的美。下一節課才會進行「寫物」作品的技巧與各種摹寫的效果。

請說明聆聽式(朗讀有聲書)閱讀較紙本閱讀的收穫
請以<石磨>、<彩翼>、<桔子樹>為例說明
(由於學生答案大同小異,故僅採用幾篇)

劉昀達:
<石磨>
    在我聽完後,彷彿看見石磨緩慢轉動,並聽到吱嘎吱嘎的聲音。在聽老人去世那段,我像在那,看著黑沉沉的小房子,並覺得背後涼涼的……。
<彩翼>
    聽完朗讀後,我好像真的和一隻紅翼的鳥兒對看,也和身穿紅衣的女孩在人群中遊玩,更看到通紅的關渡橋幻化成一隻火紅巨鷹從身邊飛過……。
<桔子樹>
    聆聽後,眼前出現了桔子樹,而樹幹上卻有許多傷痕。聽到只剩生命線,讓我的心揪了一下,為它擔心。而當他傷好後,也為他開心,很開心他能從困難中走出。

朱槿:
<石磨>
    在只看文本時,只覺得作者很在意石磨,老人的神祕也讓人有點發毛。在聽了朗讀之後,好像自己也經過了那個陰森的小房子,對石磨與老人產生些許好奇,說不定睡覺時還會聽見吱嘎吱嘎的聲響。
<彩翼>
    在段考第一次閱讀時,我確實看到文章裡的鮮紅色彩,也彷彿猜出作者對關渡橋的情感,但不是很有把握,反覆推敲多次才決定答案。聽過之後,才完全清楚作者對關渡橋的愛。
<桔子樹>
    因為文章比較長,我看完的印象止於「作者很照顧他家的桔子樹」,但究竟有多喜歡、多照顧,沒概念。聽朗讀後才知道作者對樹的擔憂、以及他付出的努力與汗水。

陳柔安:
<石磨>
     聆聽時,能較清楚的了解作者感情及他的想法。若單純憑藉紙本閱讀,有些句子是我這個年紀的程度人無法了解的,需努力推測作者想表達什麼。推測後又會懷疑自己的猜測,不如聆聽閱讀更容易讓作者的筆觸觸動我心弦。也許也是朗讀者的聲音與技巧影響吧!
<彩翼>
    透過聲音,更能進入作者所描述的場景,且情緒起伏處、色彩、景象、聲音比紙本閱讀時,更能明顯的出現於腦海中。
<桔子樹>
    在聽的過程,彷彿能看到作者在發現問題時那驚恐的表情,紙本閱讀時較難想像。

鄧述維:
<石磨>
    聆賞閱讀讓我對石磨有更深的認識。老人的神祕感,又或是他那惹人同情的遭遇,甚至是文末那毛骨悚然的感覺,聆聽時,能比紙本閱讀更深刻。
<彩翼>
    聆賞閱讀讓我更明白作者想表達什麼。作者對關渡橋的迷戀,文末那「凌空飛去」更是讓我感受到一股瀟灑中帶著的壯志豪情。
<桔子樹>
    聆賞閱讀使我更加了解作者對桔子樹生命力堅韌的讚嘆。我喜歡閱讀,也能讀懂<桔子樹>每處敘述的情境,但是朗讀有聲書更加讓我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情感。

陳郁均:
<石磨>
    聲音漸漸小聲……,給人一種孤寂的感覺,又或者是神祕、害怕,如果沒有聽,可能會忽略。
<彩翼>
    輕快、激動,讓聽者一聽就知道作者非常喜歡關渡橋。沒有聽,一開始會有點小疑惑:作者到底是驚訝比較多,還是喜歡比較多。
<桔子樹>
    自責到頓悟,讓聽者身入其境。閱讀時感覺只有「作者很照顧樹」,到底有多喜歡,從老師的朗讀中,我嘗到了作者「喜孜孜」的滋味。

陳育政:
<石磨>
    聽完後,彷彿老人就出現在我面前,在我面前推著石磨,連那吱嘎吱嘎的聲音都聽得到。
<彩翼>
    感覺自己就化成那兩位女孩,在西門町追逐著,讓自己暫時忘卻目前所在位置
,似乎隨時抬頭就會看到那火紅的巨鷹!
<桔子樹>
    當桔子樹受傷時自己也會痛,當桔子樹康復時自己也會開心。

林佳宜:
<石磨>
    在聽的過程中,我聽到了吱嘎吱嘎的聲響,還彷彿看到了那個正在推那個石磨的老人,伴著有點低沉的聲音,害我都有點害怕了。
<彩翼>
    我好像在聆聽過程中感受到了微風吹到我身上的那種感覺,還看到了一隻火紅巨鷹從我面前飛過來。
<桔子樹>
    我看到了那棵桔子樹傷痕累累的樣子,好像身歷其境,讓我也感受到了那樣的痛苦。

張庭瑄:
<石磨>
    媽媽無奈的語氣以幾整篇文章沉默、詭異的氛圍,這些透過朗讀有聲書,更可以讓我也在作者身邊一同經歷的感覺。
<彩翼>
    透過精彩、高亢的語氣讓我感覺到火紅巨鷹的動態感。
<桔子樹>
    透過朗讀的語氣讓我也一同感染了作者擔心桔子樹的心情。

李薏萱:
<石磨>
    如果用聽的方式,可以了解石磨那種吱嘎吱嘎的聲音,而且在倒數第二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有些感傷,因為老人死了。如果用看的,我就只知道「老人死了」。
<彩翼>
    用聽的能感受到作者看見那些景象而興奮。用看的會無法感受到作者很興奮,只知道有很多色彩鮮明的景象。
<桔子樹>
    用聽的能感受到橘子樹跟蟲奮鬥的精神。用看的只能看到景象,無法感受到。

游雨珊:
<石磨>
    一開始無法融入文章的氛圍。但在搭配朗讀後,所有的情感、老人的作為……,就會隨著朗讀的聲音一一浮現。頓時那間放著石磨的小房間所發生的一切,就彷彿在我眼前上演著……。
<彩翼>
    跟隨聲音高低起伏,我感受紅色帶來的種種喜悅,以及白色帶來的清新舒爽。最後感受到作者與關渡橋融合一起的強力精神。
<桔子樹>

    朗讀聽起來比文章更明確的感受到桔子樹的生命力,那在被水泥、蟲所侵蝕後的樹幹,努力撐起一整棵樹的精神……,都在聲音裡清楚呈現。

林堉洺:
<石磨>
     聆聽可以給人帶來臨場感,將疑惑、害怕及驚訝完整的詮釋,閱讀則是須慢慢鋪陳及醞釀氣氛,兩者都能使人想像當時的氛圍。
<彩翼>
     聲音中的彩翼能呈現文字「凌空而去」的輕柔感。
<桔子樹>
    聆聽可使文章更生動,比起文中寫到傷痕處處,用朗讀顯得更慘不忍睹。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